中國周刊

有韌性有亮點 汽車市場正復蘇

2020-12-28 17:10:46 來源:人民網

  數據來源: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

  百余臺自動導引小車往來穿梭,近400臺全自動焊接機器人揮舞“手臂”……走進合肥長安汽車智慧工廠,熱火朝天的生產氛圍撲面而來。“8月以來,工廠新增崗位1700多個,3班24小時不間斷生產。”工廠總經理黃樂金介紹,11月,長安汽車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近11.4萬輛,同比增長36.4%。

  長安汽車持續(xù)熱銷,只是車市強勁復蘇的一個縮影。11月新車產銷量分別為284.7萬輛和277萬輛,同比增長9.6%和12.6%,連續(xù)8個月增長。銷量連續(xù)7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。

  穩(wěn)產業(yè)

  恢復能力好于年初預期,好于全球同期水平

  “今年車市跌宕起伏?!敝袊嚬I(yè)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說,2月份行業(yè)內曾預測全年汽車產銷下滑幅度可能會超過25%,實際上,1—11月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237.2萬輛和2247萬輛,同比下降3%和2.9%,降幅均比上半年收窄14個百分點左右。

  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說,2020年,汽車銷量有望超2500萬輛,同比降幅收窄到2%以內,大大好于年初預期。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汽車產業(yè)的強大恢復能力和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。“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復工、復產、復市,有力對沖了疫情影響。”付炳鋒說,今年,中國汽車市場成為全球車市為數不多的亮點,年銷量占世界汽車總銷量的份額也提升至33%。

  據統計,今年1—10月,美國、日本、西班牙等全球汽車主要市場,累計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7.3%、14.7%、37.0%,而同期中國汽車累計銷量降幅只有4.7%。與此同時,主要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表現亮眼,全球銷量占比均有提升。據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會預測,汽車市場明年將呈現緩慢增長態(tài)勢,未來5年也將保持穩(wěn)定,2025年產銷有望達到3000萬輛。

  促消費

  市場需求有效釋放,新能源汽車月銷量刷新

  “官方售價3.58萬元,汽車下鄉(xiāng)活動期間額外有3000元地方補貼,還能享受國資停車場免費停車、道路不限行等優(yōu)惠,挺劃算的?!?2月初,家住云南昆明東川區(qū)銅都鎮(zhèn)起嘎村的起云武,在新能源汽車下鄉(xiāng)昆明站活動現場購買了一輛新車。

  上汽通用五菱副總經理沈云嘯說,在今年組織的新能源汽車下鄉(xiāng)活動期間,五菱新能源產品累計銷量已突破10萬輛。據統計,多部門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(xiāng)活動以來,24家車企的61款車型積極參與,拉動新能源汽車銷量近20萬輛。

  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萬輛,同比增長104.9%,本年度第五次刷新當月歷史紀錄;1—11月累計銷量110.9萬輛,同比增長3.9%,首次由負轉正。

  與此同時,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也出現了重大變化?!拔覈履茉雌囁饺讼M的比例已提升至70%。”工信部裝備一司汽車發(fā)展處副處長馬春生說,新能源汽車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型取得顯著成效。

  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數據,只是今年車市的亮點之一。付炳鋒介紹,國家和地方政府積極出臺的促進汽車消費的一系列政策,包括增加小客車指標、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等,再加上各地相繼推出的多種形式促銷活動,較好地釋放了汽車市場需求,積極推動乘用車市場回暖,全年有望銷售2000萬輛。

  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,以及老舊車淘汰政策所帶來的需求影響,商用車持續(xù)強勁增長。統計顯示,今年11月,我國商用車產銷51.8萬輛和47.2萬輛,同比增長20.3%和18%,銷量第八次刷新當月歷史紀錄,其中重型、輕型貨車銷量也均創(chuàng)當月的歷史新高?!邦A計商用車全年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大關,明年一季度依然會保持良好增長態(tài)勢?!睎|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部戰(zhàn)略發(fā)展研究中心業(yè)務主任王帆說。

  補短板

  供給側和需求側共同拉動車市穩(wěn)步增長

  2020年,新上市車型中搭載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的比重已達到15%。抓住電動化、網聯化、智能化機遇,在技術、品質、用戶運營上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,吉利、長安、上汽、長城等一批中國品牌車企,不僅收獲銷量增長,在品牌高端化、國際化領域也取得進展。“在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(yè)和消費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時,智能化正在接棒成為汽車變革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?!鄙掀瘓F質量和經濟運行部市場與品牌管理總監(jiān)郝鴻介紹。

  馬春生介紹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(fā)的《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21—2035年)》提出,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(xù)努力,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。下一步將補齊短板,強化創(chuàng)新驅動,加快感知、控制、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研發(fā),從供給側提高產品的供給水平。一是注重標準引領,在電池新體系、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結構方面進行超前部署,搭建基于車路協同的技術體系架構。二是圍繞智能化、網聯化,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,著力推動車控操作系統及計算平臺、車規(guī)級芯片等自動駕駛技術和裝備研制。三是修訂完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的管理規(guī)范,進一步放開道路測試范圍,推動測試和規(guī)?;瘧檬痉?。

  “從需求側看,一二三線城市汽車剛性需求仍然很大,而四五六線城市及農村地區(qū)的消費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,中國汽車市場穩(wěn)步增長的大趨勢沒有變?!眹鴦赵喊l(fā)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。

  制圖:張芳曼 
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0年12月28日 02 版)



111.jpg


編輯:孫遠進

已經到底部